职路系列
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即将来临,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CDC)联合清华经管学院职乐会(CDC Club)邀请了清华经管学院的各项目典型就业去向的同学作为代表,提笔写下在清华经管学院学习、生活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以及就业、择业之路的选择,希望能够给各位师弟、师妹些借鉴和帮助。
贺维艺,经36班,经济与金融专业
曾多次获得学业奖学金,曾于国内外专业比赛中取得多项荣誉,曾任清华经管CDC Club主席
毕业去向:香港某大型基金投资研究分析师
时间是最好的朋友,经历是最好的成长
——贺维艺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大学也应是如此。
临近毕业,回溯来到清华经管的一千三百多个日日夜夜,许多想法涌上心头,一时竟百语冲口。倏忽所有的想法都汇成一句话,那就是苏格拉底的“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一过”,大学也应是如此。
毕业之后我会去香港某大型基金从事股权投资研究工作。目前我在众多选择中,我认为这可能是最符合我的职业发展的一条道路,也为我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的可能性。今天借这个机会,聊聊我的心路历程和我体验的清华经管学院
1
道路选择的三重境界
我一直坚信,职业道路选择需要结合自身和时代,从来没有固定的解法。“职业规划”本是个伪命题。一方面,自己对各种选项往往了解得不够。从高考志愿填报到最后走出校园,扪心自问,有多少选项真正了解?另一方面,时代大潮莫测,命运弄人,现在做出的选择也未必是最好的。总而言之,二十多岁的自己了解不够,偶然和变数太多,一辈子的“规划”也就成了“鬼话”。
我在道路选择上经历过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不自知的确然”。
刚刚进入清华经管的时候,我对于经济与金融的全部了解,来自于《资本论》《国富论》,还有亲友的炒股谈资。第一份实习在Fixed Income,竟不知怎的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领域,打算就此在这个领域深入钻研,不问他事。
这种确信源自于我对其它领域的无知。记得当时有学姐见我如此坚定,问我是否了解其他领域,我居然答不上来此外的私募、投行、咨询、基金等等,都等待着我发掘了解。这样草草做决定,反而感觉莽撞。可能是因为经历过高考,我潜意识中有一种“寻找正确答案”思维习惯,殊不知职业发展不是高考题目,兵荒马乱之中草率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领域,人生的答卷往往是不及格。
第二阶段,是“思考后的探索”。
既然世界那么大,不如去看看。有朋友说我是“作死小能手”。大一大二的时候,每学期接近30学分,寒暑假和学期中还有军乐队的训练,我依然不断探索:
借学术小论文写作的机会,下载相关领域的经济学文献,读了整整一个星期;
想着自己是否适合当公务员,于是就去找学长学姐聊天,做公务员考试模拟题;
响应大众创业的号召,加入教育创业公司,体会了什么叫“跑业务谈生意”;
某晚像赶场一样连续4个社工会议,回到寝室,已是子夜时分,室友呼呼大睡;
到业务迥异的部门实习,厚着脸皮向实习老板问业务知识;
…… ……
说实话,当时频频“作死”,却因为难免心里茫然;体会了诸多选项,却不知道哪个是最好的。现在想来,如果没有读文献读到脖子酸疼,就很难对做学术有起码的认知;如果没有参与创业经历,就难以体会创业的艰辛不易;如果没有相关实习,那么职业选择只能是空谈。茫然状态的探索,让我得以了解更多,体验更多,为下一阶段打下了基础,我很感激那时帮助我的老师和学长学姐们。
第三阶段,是“经历后的坚定”。
大三赴美国Wisconsin的交换是我心路历程的重要转折点。宁静的小城给了我许多思考的时间,门多塔湖的灵气似乎点亮了我的思维。恰逢暑假实习申请季,无数次面试里“Why do you choose XXX”的问题让我反复思考自己的职业发展。我渴望在工作用独立思考和执行力产生影响,希望在未来工作中应用我所学的金融知识,顺势而为,做一些微小的贡献。而后续在IBD/PE的实习也让这一想法愈发坚定。
什么是“经历后的坚定”?就是遇到挫折后,依然满心欢喜开始第二天的项目;就是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依然能一边修改文件一边和同事开起玩笑;就是别人提及其他选择的优点,脸上挂着赞许但不羡慕的微笑。
选择毕业直接去香港的国际化基金公司工作,实际上是选择了更大的平台和更多的可能性。每次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叩问内心,我总会选择那条跳出舒适区,更有概率闯出新天地、活出生命厚度的选项。以这份香港的工作为起点,我会踏实走下去,积累能力经验,坚定前行。
我在职乐会主席期间也一直践行着如上的宗旨,科普讲座,职业分享,技能培训……针对同学们的不同层次的需求,分别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令人欣喜的是,这一届职乐会的工作获得了许多正面反馈,我相信正是因为我们的工作中嵌入了长期价值的思考,才收获了同学们的认可。
其实职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就像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过程。“不自知的确然”里,哥伦布以为自己寻找的是印度;出海后哥伦布找不到陆地,开始了“思考后的探索”;直到最后发现了美洲并返航,“经历后的坚定”成就佳话。哥伦布的三个阶段也就是我们的三层境界。从校园到社会,每个人都在寻找新大陆的征程里。
2
清华经管的三个馈赠清华经管学院的培养环境和育人理念,是上述思考的催化剂。在我心中,清华经管学院是一个充分给予学生自由发展空间的地方。距离毕业还有不到一百天,回望过去,我非常感激清华经管给予我三份无价的礼物。
第一份礼物是与优秀的人同行。清华经管聚集着全国优秀的同学,作为当年高中的佼佼者,大家既不是坊间传言的“书呆子”,也不是分外眼红的竞争者。我还记得每到考试周复习的时候,都会串寝找隔壁的同学盘点知识点和复习进度,即使有疑问,最后也往往在学霸寝室的笑声中解决。每个人都有自己精彩的地方,我们互动交流,与优秀的伙伴同行,裨益良多。毕业后我们各奔前程,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第二份礼物是坚持思考的习惯。我依然记得开学典礼上钱颖一院长的“好奇、好问、好读、好思、好言”的演讲。大四担任了一学期的CTMR(批判性思维与道德推理)课程助教更让我体会了“无用知识的有用性”。也许以后通识教育的具体内容都会忘记,但好学的精神、拓宽的视野等等,这些具有长期价值的东西是单纯的专业课教学无法做到的。通识教育让我们懂得如何从不同角度思考,这一点裨益良多。如果内心的理想或激情是成长回报的beta(回归均值),那么在每一个关键节点上的独立思考便是成长回报的alpha(超额回报)。经管学院从来不会帮做选择,相反,我们在这里学到的是坚持独立思考的必要性。
第三份礼物是决断力和行动力。我曾经是一个很拖延的人,往往到了做决定的时候犹豫不决,真正做事也很拖沓。然而从进入经管第一天起,一切都与以前学校或者父母安排好的计划不一样了。军训的第一天,我们寝室竟无法抉择到哪里吃午饭(当然,直到今天“去哪里吃”依旧困扰着选择困难症的我们,微笑脸)。小到每天的时间如何分配,大到将来该走哪条道路,充满了选择,而且一旦拖延就会丧失良机。自由竞争的环境倒逼着我养成了康德式的自律精神。我相信将来无论在哪里,决断力和行动力都是成功的必要因素之一。
3
结语有人问我大学四年有什么遗憾,猛地一想确实有不少,比如大一有些社工项目的落选,比如大三没能去成最想去的交换学校。但转念一想,即使没有最好的结果,在次好的结果里我依然收获颇丰。正如画作里总有明暗对比,所有的酸甜苦辣加在一起,才构成了大学生活的全部。无论是否是亮色调的,这些经历都化作成长的一部分,等栀子花开时,刻满在大学四年的青春里。
如果用一句话对学弟学妹寄语,我会说“做时间的朋友”。在无数十字路口前,唯一需要问的问题是:“随着时间推移,你今天的选择是更有价值,还是更后悔当初的选择?”这个世界纷繁复杂,每天都有无数的时事热点、娱乐爆点充斥着我们的感官,每天我们都会面临很多诱惑和挑战。与时间做朋友,意味着保持一颗理性冷静的心,穿过选择性偏差的迷雾,感知真实的世界和自我;与时间做朋友,意味着往往要忍受短期的阵痛,以得到内心认同的长远价值。
时间是最好的朋友,经历是最好的成长。未经审视的大学不值得一过,而对大学生活审视后赋予的意义,则构成了我们清华经管叙事史的全部。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职业发展中心
CDCCDC致力于帮助清华经管学院学生发现自身潜在职业发展前景、确定职业发展方向、指导学生获得职业生涯成功发展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技能,同时搭建学生与企业之间的桥梁、拓展学生工作机会,运用职业指导服务和雇主资源来帮助你求职成功。
010-62781306
cdc@sem.tsinghua.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