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活动

博士
所在位置 : 首页 > 重点活动 > 博士 > 正文

        2025年4月18日,由清华大学唐仲英学生全球发展中心主办、由清华经管职业发展中心承办的专题讲座在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举行。本次讲座邀请波士顿大学全球发展政策中心资深研究员、联合国秘书长任命的杰出人士专家组成员王燕博士担任主讲嘉宾。王燕博士曾担任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和团队领导,在国际发展领域有20余年的丰富经验。


王燕博士发言

        讲座以“变局之中的国际金融机构和个人的机遇:从世行的经历谈起”为主题,吸引60余名学生报名参加,其中包括50余名来自清华经管学院本科、硕士、博士及MBA项目的学生,以及来自清华其他院系的同学和国际生。

        王燕博士分享道,20世纪70年代在中国农村的亲身经历,使她深刻认识到贫困问题的严峻性,这成为她将职业目标确立为减少贫困人口、改善贫困人口生活的初心。她回顾了自己在康纳尔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后,通过麦克纳马拉奖学金进入世界银行工作的经历。她介绍了世界银行的青年专业人才计划和暑期实习项目,为有志于从事国际发展事业的学子提供了职业路径。

        王燕博士还分享了她近两年的研究成果,聚焦于中国对非洲发展融资和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研究。首先,中国帮助非洲国家建设的是公共资产,而不仅仅是增加债务。通过使用卫星遥感夜间灯光亮度作为经济活动指标,她们发现中国投资的基础设施项目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活动,还带动了临近地区城镇的经济发展,即产生了空间溢出效应。然而,世界银行的贷款项目并未显示出类似的促进作用 (统计上不显著)。 她们2025年的最新研究发现中国投资的发电站有效缓解了“能源贫困”,提高了贫困人口的电力可及性。这两篇论文均有力的驳斥了西方媒体的“债务陷阱”论。

        谈到当前的世界发展格局,王燕博士认为,美国政府退出国际援助和国际组织、削减国际开发援助等举措,使得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面临成为美国外交政策工具的风险。她讨论了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的治理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今年恰逢各个成员国要对两机构的份额和股份进行审核评估,我国要为发展中国家增加份额增强声音而努力。她建议同学们在关注传统国际组织的同时,也可考虑中国主导的国际金融机构,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新兴平台。同学们也可考虑助力中国企业出海,帮助个人拓展自己的国际视野、提升领导能力,为未来加入国际组织奠定坚实基础。

        在问答环节,现场师生就国际发展领域的学术研究、职业发展路径等问题与王燕博士展开深入交流。王博士对同学们提出的深刻问题表示赞赏,并逐一给予了专业细致的解答。


互动环节

        本次讲座不仅为寻求国际机构工作的学生提供了职业指导,也为关注减贫与发展研究的学者搭建了与专家对话的平台。未来,清华大学唐仲英学生全球发展中心将与清华经管职业发展中心开展更深入合作,为清华学子提供兼具学术价值和职业指导的交流活动。


讲座合影


上一篇: 共逐学术梦 传承校友情——博士校友和在校博士生学术求职交流会举行

下一篇: 国际人才直通车:世界银行职业发展工作坊顺利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