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12日下午,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1级本科杰出校友李山返校,与本科、硕士、MBA、博士等50多名同学进行了面对面交流,分享了他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职业道路以及对行业的深刻思考。李山校友现任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联合国投资委员会委员。本次活动由清华经管学院职业发展中心(CDC)主办,院长助理迟巍主持。李山校友在清华经管学院本科毕业后,赴美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先后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和麻省理工学院经济系深造,最终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学位。
在交流会上,李山校友首先回顾了在清华经管学院的求学经历,特别强调了数学和经济学基础知识对他职业发展的关键作用。他分享了在留学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尤其是在出国初期没有经济资助、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他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争取到助教和研究助学金,从而解决生活和学习费用的问题。此外,李山校友还谈到了在留学期间,不仅要兼顾学业,还需承担家庭生活的责任。李山校友进一步指出,虽然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学习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他对经济学更深层次的理解需求依然没有完全满足,因此选择继续在麻省理工学院深造。在麻省理工的学习过程中,他遇到了多位经济学和金融学领域的大师,始终秉持着内心的热情,从实证研究转向金融理论研究,最终在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Oliver Hart教授的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
李山校友在分享自己博士毕业后的第一次职业选择时,坦诚地向同学们谈到了当时的种种考虑。尽管他曾有机会在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等学术机构任职,但他最终选择了进入华尔街的投行工作。他坦言,这一决定主要是因为当时的经济压力,但也是因为他始终有着“学以致用”的理念。他还分享了自己在高盛作为创始中国经济研究的国际经济学家的经历。当时的外资投行对中国经济知之甚少,而李山校友成为高盛中国研究团队的创始经济学家,领导了对中国市场的早期研究和分析。
李山校友在分享职业选择时,进一步讲述了他从高盛内部的中国经济学家到后来转向高盛投资银行业务(IB)的历程。他坦诚地告诉同学们,这一转变并非出于金钱的驱动,而是源于他心中一直怀揣的梦想。他坚信,中国必然会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并且中国有着高存款率,中国金融服务行业的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在当时还缺乏投资银行业务的情况下。李山校友表示,他当时一直梦想着能够推动中国投资银行业的发展。正是这种梦想的驱动,他意识到自己需要深入了解投资银行业务的运作方式,于是做出了转到高盛投资银行业务的决定,通过这一转型,积累宝贵的经验,为实现自己的梦想奠定基础。
李山校友职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就是他最终选择回国发展。他提到,在出国留学时,时任清华经管学院院长的朱镕基总理为他题写了“博采众长,学通中外”八个字,这始终铭刻在他的心中,成为他职业发展的重要指引。在高盛工作期间,李山校友积极参与推动了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成立,以及学院顾问委员会的设立等多项重要工作。1997年,李山校友陪同高盛总裁拜访老院长时,老院长问他:“为什么我的学生不回国?”这一问题与他内心的理想不谋而合,促使他最终下定决心回到祖国,投身国家金融事业。回国后,李山校友加入国家开发银行,不取报酬,却满怀热情,带领一批志同道合的海外归国人才,致力于探索和推动中国的投资银行业务发展。他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多个关键项目,其中包括在国家开发银行筹办中国国家投资银行及领导中银国际的改革重组。如今,李山校友继续沿着这条道路前行,创办了丝路金融公司。他坚信,随着中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金融业必须顺应全球化的新趋势,特别是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在李山学长的分享结束后,同学们深受触动,提出了许多问题,与他展开了积极的互动交流。其中同学最关心的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全球环境下,作为经济和金融领域的学生,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如何像李山学长一样,取得成功,为国家贡献力量?李山学长的回答非常具有启发性。他强调,我们不应只是模仿成功的结果,而更应去理解成功背后的因果逻辑。成功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基于对时代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对自身道路的思考。他分享说,当前的环境与过去有所不同,我们每个人都要根据时代的需求,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径。李山学长还提到了如今的“出海”趋势,举例说明了类似于当年东印度公司。他借此提醒大家,只有顺应时代的变化,抓住机遇,用自己的智慧、坚持和创新精神,才能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实现自我突破。
活动在热烈的讨论和大家的依依不舍中圆满结束。李山学长的分享不仅带来了巨大的认知冲击,也在情感上深深触动了我们。在场的同学们都为清华学子一贯秉持的家国情怀以及对自身兴趣和志向的执着追求所感动。李山学长强调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求相结合的重要性,这让大家更加坚定了顺应时代潮流、以个人智慧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信念。